文山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,通过实施项目建设、提升民族文化、开展红色教育、搭建交流平台,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项目建设硬底盘,夯实“三交”基础
把发展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总钥匙,推动州、县、乡、村四级书记同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,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“十县百乡千村万户”示范引领建设工程,高标准建设示范乡(镇)33个、精品示范村171个、美丽村庄507个。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,探索“基层党建+美丽家园+民族团结+综合治理”模式,统筹整合13.2亿元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1030个,把边境村寨建设为富边的样板、稳边的示范、守边的屏障。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乡村振兴“百村示范、千村整治”“三个一”行动,全面动员、全民动手、全域推进绿化美化,全州各族群众累计投工投劳近1000万人次参与乡村建设,城乡人居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为各民族深入交往奠定基础。
红色基因强血脉,凝聚“三交”共识
充分挖掘红色基因,把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血脉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巨大精神动力,大力传承“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”红色基因,弘扬“老山精神”、“西畴精神”。提升改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王有德故居,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1个、主题广场2个、主题街区2个。实施“红旗飘飘”工程,打造“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”,开展“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”等主题活动。边疆各族群众发自内心地感恩共产党,边境一线家家户户悬挂国旗,家里张贴领袖画像。
文化实力酿精品,唱响“三交”赞歌
大力传承发展优秀民族文化,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56个。实施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,打造《石漠花开》《富宁坡芽符号密码》等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、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、融合现代文明的民族舞剧、影视剧目、图书等精品文艺作品,编创民族舞剧《锦绣如歌》参加云南省第十七届新剧(节)目展演,获优秀剧目奖;民族舞剧《幸福花山》到江苏常熟、江苏海门、杭州临平、福州海峡等三省四地巡演。依托全州6个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、14家省州级非遗工坊和56项非遗项目,带动民族文化旅游、乡村旅游发展,拉动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开发,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
互动平台促交流,密切“三交”情感
州、县(市)两级分别实施“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”“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”“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”等“三项计划”。开展各族青少年各类研学交流活动,以走出去一批、请进来一批、线上开展一批、州内交流一批等形式,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跨区域、多样化双向交流活动,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、全面交流、深度交融,全州参与人数达到6000余人。着力抓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,依托景区景点开展民族节庆暨旅游促消费系列活动,开展中国传统节日、民族节日节庆、文体旅融合和文化旅游促消费、民族团结大舞台系列活动1000余场次,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,促进各民族思想碰撞、情感交流、文化认同。
(来源:中央统战部网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