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
文山州健全工作机制
整合各方资源
合力攻坚破题
着力构建“十位一体”措施全覆盖工作格局
推动全州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心关爱工作
点面发力、纵深发展
专班化推进关爱服务工作
由州委、州政府、州政协主要领导负总责,分管领导总统筹、具体抓,一名实职厅级领导担任专班长,加强统筹调度、充实精干力量、推动工作落实。建立“3—5人+N”模式抓落实,由专班长根据工作实际,调整充实专班工作人员,总体保持在3至5人左右,各职能部门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具体联系人,确保有专职人员负责对接推进工作。县级层面参照州级建立组织架构,乡(镇)及村(社区)因地制宜设置组织机构。
“少年儿童之家”搭建综合关爱服务平台
充分利用村组活动室、学校教室等资源,在全州1002个行政村(社区)全覆盖建设“少年儿童之家”,累计建成5170个“少年儿童之家”活动点,把“少年儿童之家”建成党政、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共同发力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未成年人的综合服务平台。坚持一张活动表、一张结对表、一套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档案“三张表单”管理,有效整合家委会、校外班主任、志愿者等力量进驻“少年儿童之家”开展活动,寒暑假每周至少开展活动3次、3天以上的假期开展集中活动1次。
“一对一”“多对一”实现结对关爱全覆盖
文山州出台《加强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十条措施》,州、县、乡逐级建立完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数据库。建立“一对一”“多对一”结对关爱制度,州、县(市)挂联单位干部职工和乡镇、村(社)干部结对关爱留守儿童中的困境儿童家庭,州县乡各类学校教职工全覆盖结对关爱本校留守儿童家庭。截至目前,州县乡机关事业单位43015名干部职工结对关爱46015名困境儿童,全州46700名教师结对关爱130758名在校留守儿童。
“社工组织”提升关爱服务专业化水平
采取“项目合作+政府购买服务”方式,与深圳壹基金、广东丹姿基金合作,累计投入546万元,在12个“少年儿童之家”开展“村(居)未成年人保护示范项目”,共服务儿童5.2万人次。以县(市)为单位,有序推进全州104个乡镇(街道)“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”,每个社会工作服务站配备2至3名社工和专业人员,开展心理干预、权益保护、教育矫正等服务。
全覆盖配备“儿童主任”确保基层工作有人抓
做好村(社区)妇联主席兼任儿童主任工作,全覆盖配齐1002名村(社区)儿童主任,并落实待遇。儿童主任在村“两委”的领导下,专职负责本村(社区)妇女儿童工作,负责“少年儿童之家”建设、管理和服务,不安排与妇女儿童无关的长期性工作。抓好儿童主任培训,提升其统筹能力、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。配备专兼职儿童督导员208人,确保基层基础工作有人督导、有人抓、有人管。
“一乡(镇)一游泳池”农村少年儿童有了安全游泳场地
采取州级补助一点、县级自筹一点、社会资助一点等方式,筹资2826万元建设游泳池104个(户外标准游泳池63个,装配式游泳池41个),惠及乡村学生37.6万人。实行“一地一策”管理,平时供学生上课学习和训练,周末、节假日在抓好培训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,提升游泳池使用效率。“一乡(镇)一游泳池”的建成使用,既解决了一直以来农村少年儿童缺少安全游泳场地的民生问题,又为打造具有文山特色的农村游泳事业发展品牌奠定了基础。有学生家长说,乡(镇)游泳池让暑期孩子有活动的地方,有人负责看管,还能学游泳,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。
“希望澡堂”历史性解决农村学生洗澡难题
筹集公益项目资金6500.22万元,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“希望澡堂”509个,提前3年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“希望澡堂”全覆盖目标。对“希望澡堂”实行动态监测,出现新建或拆除重建学校未配备澡堂的,及时争取项目建设,确保同步投入使用,实现全覆盖无盲点。抓好“希望澡堂”后续管理保障,针对部分学校缺水和热水供应不足问题,列出清单,逐一销号解决,确保“希望澡堂”持续发挥作用。例如,团州委协调101.46万元帮助解决西畴县、广南县、丘北县建设和维修配套缺口资金,募集到价值245万元1.4万份“爱心呵护包”发放给留守儿童。
“一图一表”精准管控将防学生溺水责任落到点位
出台《文山州防学生溺水六条措施》,推进水域包保值守、家长包保培训、学生包保教育“三个全覆盖”,实现对80余万学生“防溺水”安全教育全覆盖,落实对100余万家长包保培训责任,提高家长、学生安全防范意识。采取“自下而上”“先图后表”的方式,“一图一表”精准落实管理责任。落实“属地管理、分级负责”工作责任,明确每一件水域的管理责任主体和责任人,推进水域管理系统化、规范化、精准化和制度化。创新了坚持五级书记抓防学生溺水工作、一竿子插到底蹲点督导、各部门联动把工作做到人落到点、依靠群众广泛发动多方参与等一批防溺水工作经验。
“心理健康辅导室”促进学生健康成长
落实《加强学生安全健康教育管理工作九条措施》,建立健康教育、监测预警、咨询服务、干预处置“四位一体”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,全州共建成县(市)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7个、学校心理辅导室701个,配备心理健康专职教师231人、兼职教师1745人。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,每周不少于1课时,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、挫折教育等,引导学生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。坚持预防为主、关口前移,对小学高年级以上12.8万名学生全覆盖开展心理健康测评,建立“一生一档”心理健康档案,针对重点群体实行“一生一策”,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转介、诊断、治疗。
家委会(家长学校)建设有效推进家校共育
依托少年儿童之家、村组活动室、学校等场所并轨建设家委会(家长学校),县(市)级妇联设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8个,全州累计建成家委会(家长学校)1002个,把有威望、能干事、家长信任的1.2万名家长选入家长委员会,对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开展培训、指导和服务,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,教育引导家长承担对子女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,用正确思想、方法和行为教育子女,用好家风、好家教陪伴子女健康成长。2023年以来,家委会(家长学校)共开展培训1559场次,培训家长85000人。
(中共文山州委政策研究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