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一男子照顾独居老人获一套房
据悉,王先生和老人是在2012年相识,老人出去遛弯时不慎摔倒,王先生看到后,扶起了老先生,两人感觉相见恨晚,开始经常一起出去遛弯,期间了解到,老人的女儿们已经成家,自己一个人住在这里。了解到老人的困难后,王先生开始频繁去老人家照顾老人。2014年,王先生和老人开始一起生活,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,几年后,老人和王先生在公证处的见证下,签订了意订监护,确认王先生为老人的监护人,并会继承老人的遗产和房产。
上海独居老人李平去世前,将遗产留给意定监护人郑华,包括静安区的一套房子。2012年,郑华在路边扶起站不起身的李平,两人因此结缘,并于2014年开始共同生活,几年后,他们在公证处签订意定监护。
郑华从未想过,跟老人李平在小饭馆的一次偶遇,会彻底改变他的人生。
他们非亲非故,李平临终前,郑华紧紧握着他的手,给他唱刘德华《一起走过的日子》。在那之前,他替老人办理一切入院和治疗手续,在那之后,为他处理后事,请人到家中整理遗物。
李平生前是上海某集团的工程师,退休金每月有4000多元。郑华的老家在上海崇明岛上,父母都是农民,他自己离了婚,在上海打工,做过司机、代驾、保安等多种工作。
如今,郑华住在老人留给他的房子中。家里还留着老人很多东西,包括他的相册和其曾经随身携带的笔记本。上面清楚地写着郑华的手机号和住址,并注明这是自己的监护人,以防万一路上有意外,人家能看到。
2019年的一天,李平和郑华坐在上海静安区三泉路一家小菜馆里,点了酱爆猪肝、松子鲈鱼等几道菜,以庆祝当天办完了一件重要的事——他们刚在普陀区公证处签署了两份文件,一份是意定监护协议,一份是遗产公证协议。
从此,46岁的郑华正式成为82岁李平的意定监护人,履行监护老人的职责。而《遗产公证协议》上写得很清楚,待李平去世后,其名下的资产——一套位于中环外、外环内的公寓房将由郑华继承。
郑华的摩托车带着李平从附近的街道,一直去到更远的地方,比如李平母亲的墓地。
共同居住的日子一晃过去了三年,李平82岁了。这段时间,他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因为肺部疾病去世了。临终时有妻子、儿女在身边照顾。而自己孤身一人,毕竟人总要生病,也总有面对死亡的那一天。
李平拜托郑华去咨询。
郑华先去社区内提供司法咨询服务的社工那里询问,社工给他们的意见,是“去做监护人公证”。郑华就来到了普陀区公证处咨询与“监护人”有关的问题,公证处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,建议预约一个时间,带着李平一同前来咨询。
明确了意定监护人的责任、义务后,李平带着户口本、退休工资卡、房产证再次来到公证处。
公证员对李平说,郑华将成为意定监护人,可以放心把许多事务交托给他,万一生病或发生什么意外,由郑华来代理。公证处工作人员还单独问李平,去世后想如何安排自己的不动产,李平回答,准备把房子留给郑华。
老人表示;和王先生很投缘,王先生也把自己更父亲一起照顾,很是贴心。很多网友也表示:如果我老了,还没有子女,我希望有人能给我照顾到死,我也把房子给他。